欢迎访问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丨网站导航
2025年江苏省口腔数字化技术学术会议在南京顺利召开
2025-05-06

 

2025年4月25日至26日,由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美容牙科分会、江苏省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及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南京德牙联合口腔医院承办的“2025年江苏省口腔数字化技术学术会议”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及转化研究”为主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吸引了省内外近两百名口腔医学专家、学者及行业同仁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口腔数字化技术的前沿发展与临床应用。

图片1.png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刘伟才教授围绕《修复重建中的数字化颌位关系确定和转移》展开深入解析。他重点介绍了三维面部扫描、动态咬合分析系统及虚拟颌架等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颌位数据的实时捕捉与可视化模拟,极大提升了修复体设计的精准度与个性化适配性。同时,他结合多个复杂病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化工作流程优化咬合重建方案,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并减少传统方法的误差。他强调,数字化颌位转移不仅革新了传统修复模式,更为多学科联合诊疗提供了高效协同平台,是口腔修复领域迈向智能化的重要里程碑。

图片2.png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王勇教授分享了《口腔数字化技术成果转化》的实践经验。他提出“临床需求驱动研发、数据闭环优化迭代”的转化模式,呼吁建立高校、医院与企业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加速国产数字化设备在基层医疗中的普及应用,真正实现“技术惠民”。

图片3.png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佟岱教授则针对《种植体支持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进行技术剖析。他通过临床实例展示了磁性附着体如何利用磁力耦合原理,为全口或局部义齿提供高效固位力,同时显著降低传统机械卡环对基牙的损伤风险。佟教授指出,该技术尤其适用于牙槽骨条件较差或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其独特的“按需拆卸”设计极大提升了义齿清洁与维护的便利性。

图片4.png

在《数字化技术辅助防范前牙美学修复风险及操作细节分析》的专题报告中,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刘云松教授通过三维面部扫描与动态微笑设计软件,演示了如何量化患者微笑曲线、牙龈生物型及牙齿比例,精准定位美学修复的“高危区域”。刘云松教授强调,数字化技术不仅将美学修复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更通过全流程可视化操作,为医患沟通与质量控制建立了全新范式。

图片5.png

在《即刻种植与种植美学》的专题报告中,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童昕教授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技术赋能下即刻种植与美学修复的融合创新。童教授特别强调美学风险预判的重要性,并通过个性化基台定制实现牙龈过渡区自然仿生。现场分享的前牙区即刻种植案例中,患者术后当天即获得临时修复体,最终修复体在色泽、形态与邻牙完美匹配,牙龈曲线流畅如原生。童教授指出,数字化技术正推动即刻种植从“功能优先”向“功能与美学并重”跨越。

图片6.png

在题为《正畸治疗中的黑三角及其预测》的专题报告中,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雷浪教授聚焦正畸治疗后龈乳头缺失引发的“黑三角”难题,系统解析了数字化预测与预防策略。他通过三维牙周扫描结合AI算法,构建了基于牙龈生物型分析、牙槽骨形态及邻面接触点位置的多维度预测模型,实现黑三角发生概率的精准量化评估。

图片7.png

此外,南京德牙联合口腔医院王国平教授结合临床案例,探讨了《种植义齿修复的考量》,王教授展示了利用倾斜种植技术结合短种植体,在避免骨增量手术的同时实现修复体稳定固位,引发与会者对技术细节的深度思考。

图片8.png

此次会议内容充实、议题前沿,为口腔数字化技术的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最后,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美容牙科分会主任委员鲁勇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推动江苏省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产学研融合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将持续深化合作,助力我省口腔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协会丨新闻中心丨分支机构丨继教、项目培训法律法规丨会员之家丨协会活动丨下载专区
版权所有: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 地址:南京市中央路30号南京市口腔医院1406室 邮编:210008 电话:025-58717840 备案号:苏ICP备13046302号-2
技术支持:恒网